违反市场规律,首批社区食堂经营困顿,关店潮或将来临

违反市场规律,首批社区食堂经营困顿,关店潮或将来临
社区食堂是个新生事物,目前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遍地开花。这项便民政策出台的本意是好的,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问题,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就近、便宜的用餐场所,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。
社区食堂诞生之时,着实是火了一阵。社区食堂让很多老年人想起以前集体食堂的光景,勾起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。年轻人也图个新鲜、凑个热闹。社区食堂一时人声鼎沸、生机勃勃。
然而,好久不长。据媒体调查,我国部分社区食堂经营方面已经出现困扰,大面积的关店潮或许马上到来。
事实上,社区食堂的出现,本身就是违反市场规律的怪胎, 它一出生就决定了夭折的命运。
1、违反了成本—收益原则。
社区食堂是微利经营,饭菜价格比周边餐饮便宜,但是成本却居高不下。社区食堂选址在社区附近,人流量大、位置较好,房租成本通常比较高。除此之外,还有装修成本、人工成本等等,社区食堂的微利经营难以支付经营成本。
其实,社区食堂背后还有很大的隐性成本。为了监督和管理社区食堂,街道办是不是需要新成立一个部门,配备一名领导、几名工作人员,给他们发工资,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成本支出。
2、违反了餐饮业的经营规律
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刁了。餐饮业越来越向小而专的趋势发展,满大街都是麻辣烫、排骨米饭、重庆小面等小店。社区食堂为了迎合多数人的口味,饭菜定位大而全。甚至为了照顾老年人,减少饭菜的油盐用量,口味差、市场竞争力弱,自然就越来越没人来光顾了。
据新闻说,保定一家社区食堂,每天最多30名顾客,人均消费十块钱.而厨师就有4人,这样能不亏损吗!
3、违反了按劳分配规律
社区食堂是公益事业,是爱心工程。吸引了很多爱心人士来帮忙,有帮忙做服务员的,有帮忙送餐的。但是在按劳分配的市场规律下,拿多少钱,干多少活,承担多少责任是相对应的,这种献爱心的无偿劳动最终都会好心办坏事。
大家可以想想,免费送餐的能提供美团小哥那样的服务吗?如果送错了或者送晚了,你能像对待外卖小哥那样投诉吗?你是想多花一点小钱得到专业化的服务,还是为了省这几块钱,让自己不舒服呢?
总之,在市场经济下的商业社会,一切的经济活动都要遵循经济规律。所有违反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市场的制裁。社区食堂如此,供销社也是如此。这是我们多少年来搞计划经济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。
有人说,政府做点好事怎么难。其实不难,政府只要给周边餐饮小店减税,或者补贴一定租金,减少他们的经营成本,饭菜价格自然会降下来,同样受惠的是周边居民。
有人问,如果那些餐饮小店不降价怎么办?还是那句话,市场规律自然会起到调节作用。餐饮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,最终大家拿到的都是平均利润率。你不降价,总有别人降价,最终会达到市场平衡。政府手段让位于市场规律,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。